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軌道交通成為城市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2000年,作為第一批獲得國家批準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的城市,長春遵循“量力而行、有序發展”的原則,開始建設軌道交通,走出了一條獨有的軌道交通發展模式——“先建輕軌、后建地鐵”。2002年10月30日,中國內陸第一條輕軌線路——長春軌道交通3號線正式開通運營。
“1981年,全國第一次輕軌交通學術會議在長春召開。會后不久,長春市電車公司成立了‘有軌電車改造辦公室’,即后來的‘輕軌辦公室’,開始著手輕軌建設的籌備工作,當時的想法就是將市內原有的有軌電車升級改造為輕軌?!遍L春市軌道交通集團副總經理董曉冬向記者介紹說,早在上世紀80年代長春輕軌建設就已經開始謀劃。
1998年7月16日,長春市軌道交通有限責任公司成立,開始為輕軌建設做準備。長春輕軌一期線路設計幾易其稿,爭論不斷。規劃人員認為,在已經規劃完成的“長春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中,組成環線的軌道交通3號線適合修建輕軌。而按當時的線路設計,有人提出輕軌走南湖大路會破壞這條長春市最重要的景觀路,而走建設街,也不如從火車站出發沿鐵路線合適?!安蛔呓ㄔO街,改沿鐵路線的方案很快達成共識,隨后幾經考量,輕軌一期工程線路方案放棄了南湖大路,選擇了衛星路。”董曉冬說。
1999年9月23日,國務院總理辦公會正式批準長春輕軌環線一期工程立項?!伴L春輕軌建設之初,可以說既沒有標準,也沒有建設經驗。是長春輕軌開創了國內輕軌建設的先河,也是中國內陸第一條輕軌線路,后期國內輕軌線路建設的標準、設計依據,包括一些運營標準都是源于長春輕軌?!倍瓡远f。長春軌道交通人憑著一股子不服輸的頑強斗志,一步一步探索出一條適合長春市情的軌道交通發展路徑。
如今,長春軌道交通3號線已運營22年,這期間長春市軌道交通集團不斷對3號線進行智慧化升級,以提升乘客的出行體驗。升級后的車輛安裝新型智能列車廣播報站系統,乘客可以通過多媒體LCD電子地圖清晰地了解站點信息和換乘地點,提升了出行的便捷性和舒適性?!败噧拳h境比過去更加潔凈,報站系統也更加清晰易懂,而且可以實時看見輕軌車的運行動態,比過去更智能……”乘客劉女士在體驗了升級后的車輛后,對新系統贊不絕口。
長春軌道交通3號線西起偽滿皇宮站,東至長影世紀城站,全長36.8公里,共設有34個車站,已服務市民22年,早已成為城市交通的一張亮麗名片。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記者 鄒鵬亮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