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雪伴著降溫,長春市進入了冰天雪地的冬季。嚴寒的天氣對于那些辛勤的戶外勞動者來說,是考驗和挑戰,而為戶外勞動者服務的職工驛站,能發揮怎樣的作用?
11月29日,記者來到位于長春鐵西街48號的鼎慶“工驛站”,和附近的環衛工人們進行面對面交流。談起對驛站的感受,環衛工人們笑得合不攏嘴,說得最多的是感謝和滿意,“驛站能休息,還有愛心食堂,免費就餐,可給我們解決大問題了!”
11時30分左右,距離午餐時間還有半個小時,在附近工作的環衛工人們陸陸續續來到工驛站,歇歇腳,喝點熱水,聊聊天,等著吃飯。外面雖冷,室內卻格外溫暖。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個工會驛站很寬敞,且設施齊全:一面墻擺放著大書架,上面有各色書籍,兩張圓桌、十幾把椅子,還有飲水機、充電插座、打氣筒、微波爐、洗手盆等等。
鼎慶經貿有限責任公司工會負責人王艷紅介紹道:“原來我們在辦公樓一樓設有對外的休息室,不過環衛工人們進出不是太方便,為了進一步給環衛工人提供愛心服務,2021年5月,長春市總工會指導、綠園區總工會支持打造驛站,公司工會在臨街的活動室內騰出一個地方來,設立了‘工驛站’,配備了必要設施,環衛工人可到驛站休息、喝水、充電、看書,也有外賣小哥來。這里是綠園區和寬城區交界處,附近1.5公里范圍內的兩個城區的環衛工人都可以來驛站休息,還可以到我們公司的愛心食堂免費就餐。這個驛站使用率特別高,給大家解決了吃飯難題,增強了環衛工人的幸福感,2023年被評為全國最美驛站。3年多已經服務戶外勞動者3萬余人次。”
環衛工人王中玲負責清理鐵西街附近的衛生,談起“愛心食堂”和“工驛站”,她滿懷感激之情,“非常感謝,太方便了,我們有地方休息,還節省了回家吃飯的時間,省了不少路費和飯錢。”賀寶林是綠園區的一位環衛班長,他說:“2006年開始我就在這附近工作,‘愛心食堂’開業的時候我就在這兒吃飯,每天早午兩餐,冬天早上6點吃完飯正好上班,中午還可以休息一會兒,再上工的時候人也更有精神了。對我們來說真是太好了!非常感謝!免費喝水,免費吃飯,給我們解決了很大難題。”
“太感謝了,不僅方便、免費,比家里吃得有營養,中午回家沒時間做,都是對付一口。在這兒吃三菜一湯,熱乎的,多好啊!”57歲的環衛工人王鳳英感慨地說,“國家和社會這么關心我們環衛工人,我們更要努力干好自己的工作,讓城市更干凈。”環衛工人們你一言我一語,表達著自己的真誠謝意。
中午12時許,四五十名環衛工人排隊通過鼎慶公司的大門,來到愛心食堂,圍著餐臺開始取餐。豬肉燉粉條、麻辣燙、尖椒土豆片、白菜干豆腐,主食有饅頭、米飯、炸醬面……干了一上午活兒,熱乎乎的飯菜讓大家吃得很香。
“這里也是我們的員工食堂,員工開飯時間是11點半,環衛工人開飯時間是12點。飯菜都是一樣的。”錯過了員工吃飯時間的王艷紅,和環衛工人們一起就餐。
一粥一飯,嘗盡人間真情;一菜一湯,品出溫暖民生。據悉,鼎慶經貿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以經營液化、天然氣為主的綜合性民營企業,2018年4月,該公司依托職工食堂,開辦了11家“愛心食堂”,轄區1.5公里范圍內的環衛工人都可以到食堂免費用早午兩餐。在綠園區和鐵西街道工會的大力支持下,該公司工會特意為“愛心食堂”添置了包子機和饅頭機,豐富了主食品種。6年多來,該公司“愛心食堂”共接待環衛工人28萬人次,不僅贏得了環衛工人的贊譽,更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記者 韓雪潔 李雪晴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