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春市的心臟地帶,一座承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建筑——長春文廟靜靜佇立。作為吉林省社科聯的科普基地,這里不僅是市民學習經典知識、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場所,更是傳承民族精神、展現時代風采的文化殿堂。由長春市文廟博物館開辦的國學大講堂公益講座,致力于向普通市民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成為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文化名片。
自2005年開講以來,國學大講堂已走過了不平凡的十九個春秋。在這里,每周六上午9點半,一場場國學講座如期舉行,風雨無阻。由省內外知名學者、高等院校的教師、長春市孔子研究會的會員等組成的高素質講師團隊,以深入淺出、詼諧幽默的方式,將傳統文化經典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讓古老的智慧煥發出新的光彩。
據國學大講堂主創者之一、長春市文廟博物館館長王洪源介紹,到今年12月14日,國學大講堂已累計舉辦講座1010期,受益市民達50余萬人次。無論是耄耋老者,還是垂髫孩童,都能在這里找到心靈的慰藉和知識的滋養。講座的內容涵蓋經典著作解讀、兒童啟蒙教育、傳統文化最新研究成果、歷史故事、名人逸事等多個方面,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引領聽眾在優秀傳統文化的海洋中遨游,全方位提升市民的國學素養和文化認同感。
今年,正值國學大講堂開講十九周年,長春市文廟博物館特別策劃了一系列紀念活動,包括回顧視頻展播、名家講師專題匯報等,讓市民們再次感受到這一文化品牌的魅力。王洪源表示:“國學大講堂始終堅持公益性質,免費對市民開放,這是我們回饋社會的一種方式?!?/p>
據了解,作為國家二級博物館,文廟博物館每年都會安排5到8場的臨時展覽,滿足游客對于博物館展覽的需求。同時,充分發揮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功能,成立宣講團,走進學校、社區、企業開展愛國主義宣講。
以德潤心,以文化人。十九年來,長春文廟國學大講堂不僅成為市民學習傳統文化的首選之地,更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整個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文明程度。
“未來,我們將繼續秉承‘傳承人文精神,展現時代風采’的宗旨,將國學大講堂打造成更加專業化、品牌化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平臺。同時,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專業的水準,為市民帶來更多精彩紛呈的講座。”王洪源表示。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記者 王秋月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