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謠 “北京取消中級職稱”系謠言
詳情:近期,2025年度職稱評審工作啟動后,網上流傳“北京取消中級職稱”的說法。經核實,此言論不實,中級職稱并未取消。據北京市人社局介紹,申報人可以對照初級、中級、高級職稱不同層級的要求,根據自身情況申請職稱評審。不同系列的職稱申報具體要求不同,以工程技術系列為例,本科畢業需要先取得中級職稱,獲評中級職稱后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5年,才能申報高級職稱。(來源:“北京網絡舉報”微信公眾號)
謠言 2025年7月1日起,海南實行電動車新規?
真相:近日,網上有不少自媒體賬號傳言稱,“2025年7月1日起,海南省將實行電動車新規”“頭盔需要分為春、夏、冬三款,以適應不同需求”“12-15歲未成年人不得乘坐電動車”等,引發廣泛關注。對此,海南交警明確回應稱,所謂新規為虛假信息,海南目前未出臺任何電動車管理新規,對網上編造并傳播虛假信息、惡意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公安機關將依法予以嚴厲打擊。(來源:“海南交警”微信公眾號)
科普 出現這些癥狀不是感冒,而是過敏了!夏天尤其注意
詳情:很多人認為春秋是一年中過敏最高發的季節,其實,夏季也要注意預防過敏。夏季高溫潮濕,皮膚屏障功能變得脆弱,戶外活動增加、紫外線照射增強、各種昆蟲大量繁殖等,都是導致過敏患者增加的原因。
光敏食物、藥物或誘發紫外線過敏:夏天最常見的就是紫外線過敏,也就是光敏性皮炎。某些食物和藥物含有光敏性物質,就像給紫外線加了“光學放大器”,會誘發和加劇敏感人群紫外線過敏。皮膚屏障功能弱、有紫外線過敏家族史的高風險人群,如果長時間戶外活動暴露在陽光下,前4小時應避免吃光敏食物,如芹菜、香菜、無花果、芒果、泥螺、河蚌等。頸部、雙上肢、雙手、口唇、面部等部位容易誘發過敏,出現皮膚被曬紅,瘙癢、起泡等癥狀,嚴重的甚至會引起局部腫塊,這時要及時就醫。
夏天鼻炎多發,霉菌過敏需警惕:進入梅雨季節后,霉菌也會引發過敏性鼻炎。尤其是兒童群體,往往被誤認為是感冒。據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有關專家介紹,感冒和過敏性鼻炎最大的區別是感冒有全身癥狀,比如發燒、全身肌肉酸痛,但過敏性鼻炎不會。多數霉菌物種最適宜的生長濕度區間是60%~80%,疊加高溫,生長速率會成倍增加。因此,梅雨季節霉菌繁殖非常快,在居家環境中的濃度很高,墻壁、家具乃至空調系統都能成為各類致病霉菌的滋生場所。(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
來源: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