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4日,省政府與中國南水北調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掀開央地合作治水興水、協力推動吉林高質量發展嶄新篇章。
近年來,眾多國企央企紛至沓來,以水為媒,以水為基,與吉林省開展深度合作,助力吉林全面振興。在各省紛紛謀劃推動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央地合作的背景下,吉林優勢何在?
水利合作向北
詮釋“時”與“勢”的歷史契機
省政府與中國南水北調集團等央企的強強聯合,是一場乘勢而上、恰逢其時的雙向奔赴。
2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聽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后發表重要講話,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等方面作出重要指示,為吉林水利發展指明了方向和遵循。省委、省政府迅速響應,主要領導親自推動水利工作,在全國兩會期間與水利部深入交流,達成多項共識,為重大水利項目落地創造條件。
今年是科學謀劃制定“十五五”規劃的重要窗口期,也是央地同頻共振、同向發力謀求戰略合作的重要窗口期。當前,吉林正全力編制“十五五”規劃,謀劃一批重大水利基礎設施項目,為中國南水北調集團等央企提供了重要戰略機遇。
站在同一個時間節點,基于互補共贏的發展需要,吉林省與中國南水北調集團等以歷史的眼光、戰略的選擇,找到了同頻共振、同向發力的結合點,開啟了合作共贏的新征程。
打出“組合拳”
打造央地合作“水利樣板”
吉林與央企的合作,不僅是經濟領域的強強聯合,更是國家戰略的深度對接。央企在吉林經濟體系中始終發揮重要作用,如今雙方再次攜手,探尋合作路徑,傾力打造央地合作水利樣板。
推動戰略疊加,對接“國之大者”,吉林所需。吉林省肩負維護國家“五大安全”職責使命,需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聚合資源、強化支撐;中國南水北調集團肩負保障國家水安全戰略使命,需要尋求更大戰場、更大舞臺,持續做強做優做大。共同的戰略方向,讓雙方相互吸引,在優化水資源配置、保障城鄉供水和群眾飲水安全、復蘇河湖生態環境等方面開展更多深層次合作,共同服務國家戰略,展現央地責任擔當。
推動優勢疊加,共同“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吉林是“東北水塔”,境內河網縱橫、湖泡眾多,水資源豐富,實施補水、蓄水、引水、排水、凈水“五水共治”,需求充足、任務繁重。正是看中了吉林這些發展優勢和巨大潛力,中國南水北調集團等央企國企決定跨越山海,建功吉林江河。雙方合作,既助力吉林實現高質量發展,又推動企業拓展業務板塊、擴大行業影響力。
推動政策疊加,為合作注入強力支撐。今年國家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加大對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中央預算內投資向重點水利項目傾斜,專項債券可用于水利項目資本金為吉林水利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水利改革,著力強化財政保障、優化金融信貸服務,積極營造支持水利發展的政策環境。去年,吉林省全口徑水利投資首次突破200億元,極大調動了水利項目謀劃建設的積極性。今年以來,吉林省創新思路舉措,實施專班推動,加快謀劃和推動水利項目落地。國家和吉林的政策吸引,極大激發了各類經營主體與吉林合作的積極性,吉林正在成為央企投資興業“兩手發力”的熱土。
推動機制疊加,搭建溝通交流暢通橋梁。不斷加大高層推動力度,進一步堅定企業走進吉林、投資吉林的信心。省水利廳建立起跟蹤推進、信息共享、定期溝通等機制,確保將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合作事項一抓到底、務求實效,促進央地深度合作。同時,健全互派干部掛職交流機制,進一步加強聯系,增進信息溝通,推動工作落地。
堅持規劃引領
推動“項目池”轉化為“投資池”
吉林省注重規劃引領,堅持工程化、項目化思維,超前編制“十五五”水利規劃,謀劃了四大類52項重點工程,匡算投資超4500億元,力爭“十五五”期間完成1500億元以上。持續加大水利招商引資力度,從謀劃項目中篩選72項、投資超過820億元的水網、灌溉、供水等水利項目,集中向社會推介,吸引中國南水北調集團等央企“金鳳凰”棲落吉林“梧桐枝”。
規劃緊貼國家使命和吉林需求,聚焦糧食安全、生態保護和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建設,推動水利項目與重大戰略深度融合。其中,圍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全力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和鹽堿地開發,助力實現“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工程目標。到2035年,吉林計劃新增糧食生產能力200億斤,占全國凈增加糧食的1/5;在生態保護方面,規劃聚焦長白山“三江源頭”和“東北水塔”水生態修復,加強河湖連通和濕地補水,擦亮吉林生態底色;同時,規劃還圍繞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建設,構建“橄欖形水脈”空間布局,統籌謀劃水脈、水系、水網項目,為城市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吉林水利規劃與重大戰略深度融合,與中國南水北調集團等央企主動服務國家戰略的企業宗旨高度一致,央地相向而行,開辟了更加廣闊的合作空間。
創新項目儲備,推動規劃落地。省水利廳創新建立“兩庫兩單”項目推進機制,依托項目儲備庫、建設庫、啟動清單和轉化清單,儲備并轉化一批重大水利項目,形成了項目儲備、轉化、啟動的良性梯次推進格局。同時,省水利廳對接水利部,與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廳院”聯動,推動我省更多水利項目納入國家資金支持“大盤子”,一大批已經超前孕育、“瓜熟蒂落”的重大水利項目,就要落子吉林大地,眾多央企向“水”而行,向“吉”奔赴。
用好改革“關鍵一招”
創新機制吸引水利投資
吉林水利發展離不開改革推動。吉林省水利系統通過改革破題,持續建立健全重大水利項目建設、運營等體制機制,為社會資本“入水”提供了堅強制度保障。
優化營商環境,打造“媽媽式”水利服務。吉林頒布實施全國首部水網建設管理地方性法規《吉林省水網建設管理條例》,為工程建設管理提供法律保障。同時,全面推行“不見面”“最多跑一次”行政審批服務,打通行政涉企審批堵點痛點,打造“服務型”機關,為企業提供全程跟蹤幫辦服務,強化用地用林等要素保障,讓企業感受到吉林誠意。良好的水利營商環境,讓南水北調、葛洲壩等集團跨越千里,來到白山松水,助力吉林水利發展。
創新企業投資回報機制,提升項目吸引力。吉林省積極探索水資源價值實現機制,推進水權初始分配,明晰水權,推動水權交易市場化。同時,深入推進農業灌溉水價和農村供水水價改革,體現節水優先,讓水的價格回歸價值。吉林“大水網”工程,除水費收益外,探索工程開發的灌區新增耕地交易指標作為工程附加收益,提升工程整體收益水平,增加對央企的吸引力,提振投資者信心;總投資超百億元的和龍抽水蓄能電站,以良好的區位以及項目建成后較好的資本金收益率,吸引央企主動尋求投資。
健全投融資體制,激發市場活力。吉林省堅持謀劃項目與籌措資金同步考慮,以政府投入引導帶動更多市場投資,鼓勵允許綠色金融等不同投融資工具“百花齊放”,共同點燃吉林水利這方投資熱土。建立重大水利項目推介平臺,定期更新項目,暢通政府和企業的信息渠道,實現互惠互利、合作共贏。
完善建設管理機制,保障項目運行。吉林省持續優化水利工程招投標程序,創造透明公正的市場環境,讓企業“輕裝上陣”。提級將跨流域跨區域等重點水利工程由省級法人統一組織實施,建立省級審核、省財政按進度直接撥款機制。積極推進水利工程“水網電網化”改革,支持南水北調等央企集團在吉林成立分公司,構建投建運營一體建設管理模式,促進工程長效運行。
吉林“親”“清”有度的良好水利營商環境、助企興企的水利改革初心、干凈干事的水利創業舞臺,必將助力更多央企和其他經營主體踴躍投資吉林,“江河安瀾、人民安寧”的新時代水利篇章正在吉林大地徐徐展開……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任勝章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